首都药师“争创新业绩 喜迎二十大”诗歌、摄影、书法作品选载(第20期)
编者按: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药师队伍中,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,他们就是非公医疗机构的众多药师。与公立医疗机构相比,尽管非公医疗机构管理体制不同,且绝大多数单位药师数量少,兼职任务重,但当新冠疫情来袭之时,他们一样的挺身而出,一样的争上一线,一样的尽职尽责。
让我们跟随爱育华医院药剂科杨洪瑞药师,走近疫情下的非公医院药师生活......
爱育华医院——疫情下的药师生活
北京爱育华医院药剂科 杨洪瑞药师
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,新冠病毒新变种奥米克戎偷袭上海,新闻、抖音、微信朋友圈不停地发声,上海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。
此时,首都北京也处于高度戒备中.......
3月中旬,爱育华医院接集团紧急通知: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,人员、物资全面进入备战状态,所有医疗机构全部进入备战状态,防止首都出现上海类似情况......
爱育华医院立即行动,迅速对所有医务人员进行分组,紧张有序地开展穿脱防护服、核酸采集、疫情流调和日常消杀的技能培训。
尽管每天都在培训学习,我心里却觉得疫情离我们还远。然而,疫情却在4月下旬突袭京城且像天女散花般散落各区:朝阳告急!房山告急!海淀告急!
我4月25日刚下班,就接到紧急任务:“明天早上7点,医院大厅集合,我们有外采任务!有特殊情况吗?”
“没有,保证准时参加!”
虽然毫不犹豫地接下任务,那一刻我却有些莫名的紧张,不知不觉地将近期培训知识在脑海中反复播放。
直到正式走进采样现场,原有的紧张情绪才荡然无存:我是一名战士,面对疫情,医务人员责无旁贷,面对风险,我们只能向前、向前!
院领导则在各采样点不停地巡视,时刻关心我们每个人的身体状况:
“是否有特殊情况,需要下来调整一下?”、
“怎么样?还行吗?”、
“有什么问题及时说,我们一直都在”......
领导的亲切关怀,更使我们感觉到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。
由于是第一次参加采样,我们还缺乏经验,不停地站起来,坐下去,站起来,坐下去。不少热心群众就主动与我们打招呼:“您坐着就行啦,我们每个人弯一下腰,您也别那么累!”
这一句普通的话语,竟令人无比亲切,似乎使我们忘掉了防护服的闷热和僵直的双腿。
从这天起,我们药剂科就不停地接到相关任务,全科11名药师,8人参加核酸采集,3人参加24小时流调。
凌晨4点,朦胧的夜色里,齐恩远药师骑行奔赴在支援丰台核酸采集的行程中;
贺景芳药师刚下夜班又接到开发区24小时紧急流调任务,一忙又是一个32小时连轴转......
肖京洋药师家有两个年幼的孩子,也默默地参加了核酸采集。
凌晨,大家穿着工作服在冷风中紧抱双臂,等待团队一起出发;
白昼,大家顶着30多度的高温采集核酸,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中汗流浃背。
一位看上去刚五六岁的孩子,在我做手消时说:“阿姨,能轻点吗?”
接着,他张开小嘴一动不动配合我采样。
我笑着说:“好,阿姨轻轻地采”。
想不到这孩子在我采完样后对我深鞠一躬;“谢谢阿姨,不难受!”
那一刻,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......
冲上防疫一线的同时,我们也没有丢下后方的工作。
疫情肆虐期间,群众到院就诊不便,尤其是孕产期、哺乳期、新生儿、老人、封控区居民等特殊群体,看病用药尤为艰难。我们看在眼里,急在心上。
为了让大家足不出户地解决就医难题,我们药剂科克服重重困难,及时开启互联网线上用药咨询新渠道,解决用药咨询的燃眉之急。
核酸采样、紧急流调、用药咨询……疫情之下,我们白衣执甲、逆向而行,用专业、专注、专心,筑起防疫的坚固防线,让大家安心、放心、省心。
这就是我们爱育华药师疫情下的生活掠影。